《科学通报》封面文章报道上海天文台“嫦娥三号”测定轨定位研究工作
2014年8月11日出版的《科学通报》第59卷23期以封面文章报道了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所做的关于“嫦娥三号”月球探测器的测定轨定位研究工作。
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(CE-3)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,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正面虹湾以东地区软着陆,这是我国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成功实施软着陆,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。CE-3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、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,采用X频段测距测速联合VLBI干涉测量技术进行测轨、定轨和定位工作。中国新建的佳木斯深空站和喀什深空站投入使用,VLBI采用了ΔDOR技术以及同波束差分技术,位于上海的天马65m射电望远镜替代了佘山25m射电望远镜,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测定轨精度。
分析结果表明CE-3环月100 km×100 km和100 km×15 km轨道确定精度分别约为20 m和30 m,
CE-3的测定轨精度较CE-1/CE-2有了很大提高,CE-3的测定轨定位工作对于我国后续月球和大行星(如火星)探测有很好的参考意义。
详见黄勇等人文章:“嫦娥三号”月球探测器的轨道确定和月面定位.
附件下载: